首页 > 教育 > 正文

兴趣班脱离孩子兴趣 有何意义?

2020-09-22 09:49:28来源:红网  

微信公众号“新华视点”9月7日报道中,吉林长春一个7岁孩子的兴趣班课程表令人咂舌:周一围棋课,周三少儿编程课,周五拳击课,周六马术课,周日思维培训课……课程不仅排得满满当当,内容也与大众认知中的钢琴、小提琴、舞蹈等课程相差很大。

而记者在吉林、湖南等地采访发现,现如今部分家长为孩子挑选兴趣班时,不以孩子的意愿优先,而是专挑冷门、昂贵的课程,以达到攀比炫耀的目的。

提到"兴趣班""辅导班",不少学生都会唉声叹气,叫苦不迭。本就承担着繁重的课业和巨大的升学压力,却还要挤压了缝隙里的休息娱乐时间奔赴各个新的"赛场"。倘若"兴趣"真的只是兴趣本身倒也还好,可这许多的"兴趣",都是强加在身,不得推却的。

有些家长报班的目的一开始可以说是十分纯粹——不要让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往往容易剑走偏锋。或者说,"起跑线"观点本就已经带了攀比的色彩。正如报道中所说的,七岁的孩子,他的兴趣如何能宽泛到涵盖围棋、编程、拳击、马术等等领域,这究竟是孩子自主的选择,还是父母的"殷切期待"?对父母而言,充分调剂了孩子的时间,可曾想过身体与心灵的负荷?养孩子并非网上种菜,施好肥料定期浇水便坐等收成,这样囫囵地规划是否经过了慎重考虑,也是否尊重了孩子的意愿?对于尚未长大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话一向有如金科玉律,因为一颗"爱护""为孩子着想"的心,但非所有春天栽下的果子秋天都会成熟,也并非每个背负着父母期待的小孩都应该在他人所期望的道路上长大。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庭变得能够承担起孩子"兴趣班"的费用;穷与富之间的界限在这方面显得不太分明。但总会有人致力于下"一剂猛药",力求达到旁人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就如同"月是他乡明",一味地追求着冷门、昂贵,仿佛要用金钱重新划出身价的阶梯。既然说"物以稀为贵",自然免不了另一些人争相效仿。

对年幼的孩子而言,父母是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理想的好老师,他们的兴趣、爱好、天赋,这些则决定着他们将要踏上的路。这一决定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他们自身。正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说,既然如此,何不让学一门便是一门精,专一门便是一门通,赶走那些奇奇怪怪的攀比炫耀心理,让"兴趣"回归兴趣,让孩子只是孩子,父母也只是父母呢?

标签: 兴趣 孩子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资讯播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