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孩子出走玩游戏 家长能做什么?

2020-07-15 11:36:10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浙江温岭市一名12岁的男孩玩手机游戏被父母打骂之后,留下一封告别信,负气出门,梦想成为一名职业电竞选手。万幸,不久之后男孩就被警察找到并送回了家。不可忽视的是,不少青少年把电子竞技当成了梦想,像新闻中这样的孩子绝不在少数。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电子竞技确实是拥有巨大潜力的新兴项目。在雅加达亚运会上,电子竞技中国代表队就斩获两金一银,让国歌唱响;2018年和2019年IG和FPX两家电竞俱乐部更是相继代表中国获得英雄联盟的世界冠军,在国内掀起巨大反响。电子竞技早非“吴下阿蒙”,通过互联网产业的赋能,靠电子竞技赚钱并非“水中捞月”。

不过,除了良好的前景,我们还要看到,游戏产品作为互联网企业以商业为主要目的开发的“吸金利器”,拥有非常强大的致瘾性,很容易让玩家不眠不休、日夜颠倒地投入其中,直至“为伊消得人憔悴”。

而且,青少年梦想的职业电子竞技绝非玩游戏、娱乐消遣那么简单,其原理和许多脑力竞技项目相似,涉及非常复杂的手、眼、脑的协调,考验玩家的反应速度、策略计算、团队配合甚至是空间想象能力,可以说需要“万里挑一”的天赋才能以此为职业。就像街头篮球爱好者很难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爱打游戏”离职业电子竞技还有很长距离。

天赋之外,职业电子竞技还需要大量的练习,顶级电竞选手Ming(史森明)一天要在小黑屋里不眠不休打游戏14个小时,几乎没有任何个人时间。高强度训练带来后果就是,电子竞技选手往往患有严重的职业病。今年6月,知名电子竞技职业选手UZI(简自豪)遗憾退役,原因就是其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还有手伤和腰伤,让他无法保持状态参赛。可以说,电子竞技行当火爆,但其中的付出也是“冷暖自知”。

所以,青少年能不能参加电子竞技,需要衡量天赋资本、身体资本,从而评价其职业前景,绝不是小朋友脑袋中幻想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家长要充分了解行业情况、陈明利弊,并引导孩子的想法。

但是,为什么更多的家长只会非打即骂呢?这就涉及家庭教育普遍的两个缺位。

其一,便是家庭教育的沟通缺位。网剧《隐秘的角落》的热播,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对于“原生家庭”的讨论。在传统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看重孩子的服从和自己的控制力,却忽视孩子内心的情感需求。在青少年追求自我实现的社会潮流中,单向度的控制导致诸多家庭问题,甚至酿成悲剧。加强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学会“讲道理”而不是“甩脸色”,是家长的“必修课”。

其二,数字化教育的缺位也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人不想成为“互联网难民”,就只能学会数字化生活,与信息产品和谐共处。在这个层面上,一些家长不仅不了解互联网,甚至有些抗拒了解互联网。说到电子竞技,更是一问三不知,只知道这是一个“坏东西”。连了解都不了解,就更别提正确引导了。

尼葛洛庞帝提出了“数字化生活”的设想,面对不断涌来的技术革新潮流,人们必然是要不断适应的。而“孩子想要当职业电竞选手”的难题,便是技术对家长传统教育观念的一波冲击。放下固有成见,多接触新事物,放弃“吹胡子瞪眼”的居高临下,如此家长才能不断“与时俱进”,与孩子实现应有的沟通。(陈禹潜)

标签: 孩子出走玩游戏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资讯播报

推荐阅读